科学研究

近期科研状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近期科研状况

近期,学校在科研标准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5年6月30日,由吉林建筑大学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国家标准《氯化钠光学元件》(GB/T45908-2025)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颁布。这是我校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完成的首个国家标准,实现了学校在国家标准上零的突破,标志着我校在该领域科研实力与行业影响力迈上了新台阶,也是我校重大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表现。


该标准由学院教师李永涛副教授牵头制定,从筹备到获批历经4年,期间经过多次审查会的深入论证,确保了标准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氯化钠光学元件》这一国家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光学材料和元件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氯化钠行业国家标准的长期空白,对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为碱金属卤化物光学元件的产品技术要求、测试、检验及储存方法等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规范指导,将有效规范氯化钠光学元件的加工制造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该标准为行业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光学元件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回顾标准制定历程,过程复杂且任务艰巨。团队成员充分调研了行业现状与需求,开展了大量实验验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制定过程中,先后四次召开审查会,对标准进行深入论证。每一次审查会,团队成员都精心准备,详细汇报标准的进展情况和关键内容。审查专家则从不同角度提出宝贵意见,团队成员据此反复打磨、修改、完善,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进行精细化处理,确保标准经得起实践检验。



各起草单位高度重视此次标准制定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科研优势,集结优势力量,全力支持项目团队。在制定过程中,始终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与各参与单位协作,包括长春理工大学、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等,确保标准制定工作高质量完成。

作为李永涛副教授起草制定颁布的第二个国家标准,本标准的出台彰显了学校在相关材料领域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也是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体现。未来,学院将以更大举措、更大力度支持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真正产出一批水平高、质量优、影响大的标准产品,为国家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材料智慧。

制定人简介:李永涛,男,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吉林省硅酸盐学会理事、发光学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CSTM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固体废物领域专家;吉林省优秀创新创业代表、吉林省科技创业导师、吉林省创业辅导师、吉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创新人才、长春市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连赛区评委、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评委、吉林省SYB培训讲师,担任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7个SCI期刊审稿人。以第一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1项(氯化钠光学元件,GB/T45908-2025),第二起草人制定实施国家标准1项(溴化钾光学元件,GB/T40658-2021),以第一起草人制定国家标准1项(氯化钾晶体元件,已申请);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9篇,1区TOP期刊15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主持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1项,校企合作专项课题3项,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1项,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1项。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和“挑战杯”等赛事,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0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6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5年7月3日

(初审:李永涛,复审:赵洪凯,终审:周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