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蛟河7月31日电(通讯员:王明明、胡寒)
7月25日,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支教团,积极响应团中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赴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半拉撮落村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支教团的大学生们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文化课程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支教团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本篇将集中展示支教团的文化课教学成果。
图为支教团的大学生授课过程
(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支教团新媒体小组 王健 摄)
图为开班第一节课学生做自我介绍
(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支教团新媒体小组 王健 摄)
大学生教师们第一次支教紧张之余又有些许激动,开始了第一堂课的教学。大学生教师们与学生们先后进行了自我介绍,但是学生们都比较腼腆,不敢上台。在后面的一名学生慢慢地将小手举起,鼓起勇气和大家进行了自我介绍,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也带动了其余的同学竞相走上前来发言。
图为语文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解形近字
(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支教团新媒体小组 王健 摄 )
为确保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形近字的学习上采取了利用小游戏引导的方式。如击鼓传花等游戏,受惩罚的同学.将会在黑板上写出指定的形近字。
同时还采取了“多读、多写、多积累”的教学模式,在课文中穿插着传统文化知识和红色故事的讲解,旨在为同学们打好基础。教师们为学生们准备了好词好句的积累。在课堂后也留有相应的作业,来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
图为学生们完成过的数学作业文字资料
(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支教团新媒体小组 王健 摄)
图为学生在操场上认真背诵课文
(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支教团新媒体小组 王健 摄)
对于孩子们,支教团的大学生们采取的导引式教学,为他们仔细的讲解,但同时也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自由的思考。例如为他们做一些课外的延伸,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实验,比如山间的雾气、河水的蒸发、有理数加减法以走路的向东向西形式等出现在课堂中。
“学习筑梦”支教团中的一位成员感触颇深地说到: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更是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支教团的大学生们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衷,在孩子在成长的道路,多注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