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
支教团
2023年五期团队大学生志愿者心得感悟
我是吉林建筑大学“学习筑梦”支教团2023年五期团队团长,同时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2班的学生,我来自吉林省白山市,在本次支教活动中,主要负责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擒敌拳的教学,同时也是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

(白杨,男,吉林建筑大学2023年五期、
“学习筑梦”支教团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202班学生)

(图为教唱军歌)
盛夏七月,我们登上开往蛟河市的大巴,经历了三四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美丽的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支教生活。

(图为开营仪式现场)
抵达支教地点——双山村小学后,我们立刻展开开营仪式现场氛围布置,每一个人分工明确,迅速完成了悬挂条幅,寝室布置等任务。在开营仪式上,我看到了那些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与纯真的眼神,让我对未来十天的支教生活充满了期待。

(图为双山村晚霞)

(图为开营仪式现场)
在支教之前,我曾无数次的想象过我的支教生活,想象环境是否艰苦,受教孩子们是否听话懂事。但当第一天结束之后,他们用渴望知识的眼睛、课堂上认真的态度、回答问题积极的表现打消了我一切顾虑。原本担心课堂氛围不活跃,但看到课上充满着支教大学生与当地中小学生的欢声笑语。我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

(图为授课照片)

(图为当地中小学生)

(图为支教团早操)
在支教过程中,作为团长,不论是对支教团成员还是受教学生,我都以严肃居多,身上穿的军装更是为我叠上了一层“加成”,每当我站在哄闹的班级门口,中小学生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在支教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学四年级的翟俊杰,他活泼好动,阳光开朗。从刚开始被我的严肃吓到自己偷偷抹眼泪,到每一天都给我交他自己画“武器库”。

(图为初一年级班主任、指导教师与初一年级学生合影)
十天时间,经过我与孩子们的共同相处,他们逐渐向我敞开话匣子,中午会拉着我给我扎小辫子,在支教过程中,我看到的不只是他们的转变,更是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图为素质拓展课程 擒敌拳 教学现场)

(图为素质拓展课程 擒敌拳 教学现场)

(图为素质拓展课程 擒敌拳 教学现场)

(图为素质拓展课程 擒敌拳 教学现场)
这次支教活动除了遇见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也是我们17名支教大学生的相识相知,我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但我们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项心中所想所爱的事业聚集到一起去,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的无话不谈,我们成为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上课、一起备课,晚上的空闲时间,我们都会聚到一起来一局紧张刺激的你画我猜。

(图为“你画我猜”游戏现场)
十天支教生活虽然短暂,但每一天的相处,都让我们彼此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人,我们之间不像同学、朋友,更像亲人、战友,大家遇到困难也会齐心协力解决。

(图为支教团早操)

(图为支教团队列)
在这十天的支教过程中,离不开当地政府与乡亲们的热烈支持,尤其是双山村文书郭姨,每天的饭菜都非常可口,却总是担心我们吃不好。也正是因为政府和乡亲们的鼎力支持,让我们更加顺利的度过了难忘的支教生活。

十天支教生活虽然不长,但足以让我铭记一辈子,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并见证大家十天以来的成长与进步。学习筑梦,爱心长虹。衷心的祝愿全体支教大学生与受教中小学生:热爱一如既往,山河来日方长!

责任编辑:吴岩峰,王菊
校审:宋美琪
文字编辑:白杨
图片来源:“学习筑梦”支教团
图文排版:路靓瑜